第685章捕捞小银鱼的季节-《重回80:从渔村赶海到纵横大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林宇弯腰帮隔壁船的小李把保鲜箱搬上船,箱里的冰块撞击声清脆悦耳。

    银鱼娇贵,出水就得冰镇,不然不到中午就会变味。

    这是小银鱼保鲜的关键。

    “起锚!”

    王大春一声吆喝,“领航号”的铁锚带着一串水花被拽上船,机动马达“突突”启动,排气管喷出淡淡的青烟,在晨雾中慢慢散开。

    林宇握住舵盘,看着罗盘指针指向东南方。

    那是老渔民们世代相传的银鱼洄游通道,往年散户们各凭运气找鱼群,今年有船队配合,正好能把这片水域的鱼群一网打尽。

    十五条船依次驶出码头,像一串墨色的珍珠在海面上铺开。

    船头的密眼网被撑开,铁架支起的网口探入水中,随着船速加快,网衣在浪尖划出细碎的白痕。

    小李站在船尾瞭望,突然指着左前方大喊:“小宇哥!那边有磷光!是银鱼群!”

    林宇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,墨蓝色的海面上果然泛着细碎的银光,像撒了一把碎钻。

    他立刻吹响哨子,三短一长的信号在海上传开,原本散开的船队迅速收拢,形成一个半圆的包围圈。

    “下网!”

    随着他的喊声,渔民们合力拽动网绳,密眼网像一张大伞沉入海中,船身因网衣的阻力微微倾斜,马达的轰鸣声也愈发响亮。

    捕银鱼就得靠船速,得比鱼群逃逸的速度更快,才能把它们兜进网里。

    天渐渐亮了,东边的海平面泛起鱼肚白,晨雾慢慢褪去,露出渤海湾湛蓝的海面。

    “收网!”

    林宇看着太阳即将跃出海面,再次吹响哨子。

    渔民们攥着网绳往后拽,肌肉绷得像拉满的弓弦,网囊渐渐浮出水面,沉甸甸的重量让船身晃得更厉害了。

    “好家伙!这得有百八十斤!”

    王大春率先把网囊拖上船,银鱼从网里倾泻而出,通体透明的鱼身在晨光中闪着光泽,落在铺着冰碴的木盆里还在蹦跳。

    林宇伸手捡起一条,指尖能感觉到它细腻的鳞片,这是渤海湾最鲜的宝贝。

    十五条船陆续收完网,木盆里的银鱼堆成了小山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