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章 平安而喜乐-《云归是何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见秋妈妈露出了疑惑的神情,昭云连忙开口道:“刚刚忘了解释,这位是于将军府的小姐般若,那位是她的丫鬟青衣。这位是——”

    “我是公主的贴身宫女鸣翠。”昭云话音未落,鸣翠抢先说道。

    “都是好孩子。”秋妈妈眉眼弯弯,笑纹都堆积到了眼角。

    “听闻当时秋生为了给您治病,向王大才借了一些银子。我这恰好有几粒银锭,让秋生拿去还了吧。”昭云向鸣翠使了个眼色道。

    “秋生,你以后莫要再和王大才走的近了。他虽然之前援助了你们,但是他的援助却不是免费的。更何况他并不是什么好人。”昭云又看向面前局促着的秋生,语重心长的说。

    秋生红着脸,只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这银子这我们怎么好意思要。”秋妈妈拒绝道。

    “秋妈妈,您为我和母亲做了这么多事,我都还没有感谢您呢。要是母亲在的话,是绝不忍看您受苦的。再说,在我心里,您就是我的亲近之人,好不容易找到您,我还想让您颐养天年呢。”

    秋妈妈闻听此言,这才红着脸接纳了。

    “时间不早了,那我改日再来看望您。”昭云起身告辞。

    秋妈妈和秋生二人足足将她们送到了巷子尽头,还欲继续相送,昭云这才让他们止步于此。

    二人一直目送着她们的背影,直到消失在了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。

    “昭云,刚刚我的心中一直存有一个疑惑。”般若驻足,望着昭云道。

    “为什么刚刚在茶肆时,一从秋生身边经过,你便知道了他的母亲就是你要找到的秋妈妈呢?”

    “想知道?那你便要拿东西来跟我换。不瞒你说,我看上了你腰间的那一块玉佩。”昭云转过头来,微微翘起了嘴角。

    般若二话没说,低头将玉佩接下来递给了她。

    “原因有二。一是,我第一眼见到秋生,看着他的五官,我便觉得陌生而又熟悉。二是,从他身边走过,看见了他腰侧挂着的香囊,我就更加确定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香囊有什么特别之处?刚刚我也看了,不跟市面上的区别不大嘛。”般若挽着她的胳膊,惊奇地问道。

    “那个香囊确实跟市面上的差不多。可是,我留意的并不是那香囊袋子,而是那挂着香囊的络子。”昭云伸出手指,戳了戳快靠在自己肩膀上的脑门,接着道。

    “那个络子打的时候极其复杂,小时候,我曾看秋妈妈打过一次,她还告诉我那是她独创的一种方法。还有,我从秋生身边走过时,我还留意道他佩戴的香囊上面绣着一个字。你可以猜猜是哪个。”

    般若思索着,很快地答道:“不是安,便是福,再或者是康。”

    昭云俱摇头。

    “是平安喜乐的乐字。”后面紧跟着的鸣翠代答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