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见周卫东如此说,林凯峰不置可否道:“卫东,你是集团独当一面的海外高层,应该多给手下一些锻炼的机会。” “锻炼团队,什么时候都可以,但是这次的事情,容不得半点闪失。” 周卫东再一次自告奋勇。 “总经理,我们这回要招揽的专家不是普通人,他们是苏盟的顶尖航空专家,其中不少曾经获得功勋荣誉称号。” “说服他们心甘情愿前往龙国工作,仅靠优厚的酬劳和待遇,未必能让他们东心。” “而且我手下的工作人员,也从未和这样的专家打过交代。” “搞不好,好可能会弄巧成拙。” 周卫东一脸担忧的说道:“总经理,你我都清楚,越是顶尖专家,越不能用金钱衡量,这些专家当中,或许会有人为五斗米折腰,但是更多的人,有他们的理想和坚持。” 林凯峰点头道:“所以,你认为自己是最适合执行这项任务的人选?” “我懂苏盟话,而且在东普鲁士和其他东方阵营国家待过一段时间,更知道怎么和这些专家打交道。” 周卫东自信道。 两个月之前,航天工业部向林凯峰提了一个要求。 林凯峰通过个人关系,想办法从苏盟方面招募到不少于一百名航天专家。 国内的航天专家,属于一个萝卜一个坑。 航天工业部打算加大航天人才的教育培养,准备将部分专家从科研岗位,调到教学岗位。 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,持续为航天发展培育人才。 提高航天专业的教学质量。 苏盟是航天航空大国,林凯峰既然能从苏盟挖到大批飞机设计专家。 肯定有办法,聘请一批航天专家来龙国工作。 殊不知。 两者之间,有着本质的区别。 康斯坦丁大将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,将手伸到了苏盟的航空部。 间接控制了几个飞机设计局。 有康斯坦丁大将的协助,林凯峰挖人自然是事半功倍。 然而航天领域的专家,情况相对航空专家复杂了无数倍。 航天部门是苏盟高层直属部门。 里面的专家各个都是苏盟精英中的精英。 技术过硬,对于苏盟的忠诚更加过硬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