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如果我们主动找到他们,提出与情报部门配合打击林凯峰,站出来给林凯峰制造麻烦,情报部门绝对会配合我们。” “如此,集团搬迁的相关动静,将不会受到各方持续关注,林凯峰将成为公众新的关注焦点。” “借力打击,不但能转移舆论视线,还能让我们进一步获得英伦方面的好感。” 紧接着,提出办法的手下凑到李超人耳旁。 和盘托出思虑良久的方案。 李超人先是一愣,随即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 港城是国际贸易都市,也是各种思想汇聚的地方。 任何夸张言论放在港城,都有一定的生存土壤。 林凯峰的天工手机属于高科技产品。 通过造谣该手机内部安装有窃听装置。 北方机械集团通过窃装置,掌握使用者的通话内容。 达成他们商业垄断的目的。 必然会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。 毕竟。 天工手机价格不菲。 没有实行分期付款政策之前,买得起天工手机的客户,大部分是中产经营和上层富豪。 他们的通话内容具有庞大的商业价值。 造谣一张嘴,辟谣跑断腿。 纵然内容假的,只要有人相信,只要有媒体推波助澜,这把火就能点起来。 加上英伦情报部门的暗中配合。 没有三五个月,林凯峰绝对不可能平息这股质疑浪潮。 三五个月的时间,足够让李超人转移完大多数的产业。 完成对枫叶国石油公司的收购。 将阵地搬到英伦,等于回到主场作战。 那个时候,李超人能有条不紊地调动各方资源,与林凯峰进行一系列的商战。 一雪前耻,打压北方机械集团! 讨好不满林凯峰的米国大型企业。 北方机械集团发展到现在,已经是数敌无数。 不但英伦当局厌恶林凯峰的壮大。 米国境内的一大批高科技企业,对林凯峰态度也变得冷漠起来。 若非如此。 与北方机械集团合作良好的BM集团,为什么要撕毁协议。 为什么要号召一大批公司,抵制北方机械集团? 有着共同敌人的基础上。 李超人能不费周章地拉近与米国大型企业的关系,将自己的商业版图从港城,英伦,延伸到米国。 第(3/3)页